依托傳統文化發掘科技〝創新基因〞

陳耀華(作者為香港科技協進會創會會長、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

科學是對事物的了解,是一種思想系統,它的功能是〝發現〞。技術是對事物內在規律的應用,是一種行動系統,它的功能是〝發明〞。科學是一種精神文化,技術是一種物質文化。科技是精神文化與物質文化的結合。

中國傳統文化以人本文化為主,發展了複雜的辯証人理學,有經驗應用技術的發展而缺乏原理科學的發展。相對而言,歐洲文化以物本文化為主,發展了簡單的演繹物理學,有科學應用技術的發展而缺乏唯人辯証學的發展。科技是西方文化創造的事物。中國人本文化對科技來說是一種新的文化土壤。近百年以來,中國的科技發展是以“照抄照搬”外來產品為主。隨著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中國的科技發展必須要自力更新,把外來產品中國化,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發展創新之路。

兼收并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點。比如,印度佛教傳到中國后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歐洲社會主義傳到中國后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社合主義。另一方面,西方物本文化所發展的民主政制是對抗性和爭奪性,中國人本文化所發展的民主政制是合作性和協商性的。西方的大國崛起是掠奪性,中國的崛起則是和諧性的。由此可見,文化特質影響事物發展的內涵。

科技的獨立自主,僅靠兼收并蓄遠遠不夠。因為外來事物的根源是外在而內在。要培育內在的新根源,便需要有文化創新,即實現傳統文化的現代化,突破中國傳統文化的軟肋。有了獨特的文化創新,自然便有中國特色的科技創新。

科技是一種物質文化。它的創新必然受到新的文化條件影響。新的文化來自本土文化的創新‘或受外來文化的影響。科技創新的動力來自人對事物的思想和情感,不同的思維習慣和風格在不同的環境下便會產生不同的科技成果。歐洲歷史上從中世紀的保守封建時代轉變到文藝復興的改革開放時代便是一個好的實例。

在科技交流與融合不斷加強的今天,香港科技發展之路對內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內地一方面可學習香港國際化發展的眼光與路線,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其深厚文化底蘊,促進科技文化在內的軟實力的綜合提升。

香港是一個以服務業為主的商貿城市,在濃厚的商品文化環境影響下,商業化應用的經濟效益自然成為各行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即使是科技的發展,也不容易逃脫環境的影響力。一個急功近利的商業化環境,雖然不是一個適合科技整體長遠發展和自主創新的溫床,但卻有利于實現科技在工商業領域的快速應用。

人才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構建|一個良好的、有利于創新的文化環境,成為一個民族決勝創新時代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構建和諧的文化環境。在香港,尤其是香港各大學,擁有很多卓越的科技人才。香港科技人才要突破香港環境的局限性,最有效的途徑便是與內地科技界交流合作。以香港科技人才的國際經驗結合內地科技人才|的自主創新經驗,自然會產生新的突破。

香港科技協進會成立於1985年,其原動力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1984年,中國科協提出希望香港能夠成立一個對口的學會,以方便內地與香港的科技交流活動。香港科技協進會應運而生,時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德高望重的周培源先生親臨香港主持成立典禮,奠定了香港科技協進會和中國科協的密切關係。

香港科技協進會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就是聚集不同專業的科技人才,以個人身份參與,相互交流合作,促進科技的綜合發展。協進會非常重視與內地科技界的關係,設有不同的專責小組,從事對國內不同科技單位約相互訪問飛交流。這些活動增強了兩地的互相了解和包容,促進了和諧社會的發展。

今天,發掘“創新基因”,營造有利於文化創新的氛圍,構建和諧文化,最大限度地集成人,財、物等資源以實現科技創新,對於中國經濟社會持續繁榮,對於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弘揚,意義十分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