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苗100計劃”2012-2013 專題培訓(十) 香港建築的發展

“科技新苗100計劃”2012-2013 專題培訓(十)
2013年3月2日及23日
在創新中心舉行
主講:陳少康測量師
客席主講嘉賓:施家殷建築師、梁知為工程師、廖俊杰測量師
題目:香港建造業的發展

香港的建築可以如何規劃得更完善? 新建築如何按照節約能源的原則發展? 是次主題為「香港建築的發展」並由陳少康測量師主講,還邀請了多位作客席講師包括知名建築師施家殷先生、梁為知工程師和廖俊杰測量師,務求讓同學多些了解與建築關連的專業,向科技新苗的同學作介紹及講解香港建築由無到有的過程,和節約建築的新方向。

首先由陳少康測量師主講建築物的出現要經過相當長的過程,由城市規劃、審查結算、實地測量、條款妥協到落實建成。興建新建築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成,由規劃到落成的時間相當漫長。

客席講師施家殷建築師則講解了建築設計需要照顧社會需要,每個建築設計都要靈活處理。他解釋社會建築不是建設一點一個地方的原址,而是由群組和群組的土地建設而成。社會建築需要一個完善的城市規劃,包括酒店、辦公室、商場、住宅、醫院和學校的共融建設,使原址有著多元化的土地用途。

另一位客席講師梁為知工程師亦簡介了建築物的內部構造。以住宅為例,每個單位包括睡房、大廳、廚房和洗手間,而每個位置的間隔空間應該如何分配,當中每個間隔位置的力學可以承受多少的重量,建築又如何配合和人的適感度,每個工建築物的內部結構細節都是工程師需要深思熟慮的工作。由天花、吊燈、地板、橫樑、支柱,都要工程師量度力學的承受度。而工程師的宗旨是希望透過最精密的計算,對每個空間位置的考慮,令人類可以舒適安穩的居住在新建的住宅當中。

最後一位客席講師廖俊杰測量師,分享了他的工作範圍及講解正在研究的一個海底工作項目。這個海底工作項目為了調配香港的水資源,廖測量師需要參與設計和安裝一部大型隧道轉滑機的建築組裝。隧道轉滑機會經過 一條相當長的海底隧道,以轉滑方式把石塊撞開,形成一條長而闊的海底雨水排放隧道,收集降雨。集水區會主要收集深水涉、長沙灣至荃灣地段的雨水,這項工程可以為香港節約大量水源和解決深水涉至荃灣地段的水浸問題。

經過是次課堂各個不同領域講師的講解,科技新苗同學終於明白到香港建築的構造過程和力學原理,也知道建築設計原來也可以用在節約能源方面。環保建築將會是建築設計的新方向,科苗同學可能是將來環保建築業的建築師、工程師和測量師。

IMG495 IMG487 IMG483 IMG252 IMG476 IMG471 IMG298 IMG243 IMG275 IMG259 IMG518 IMG515 IMG509 IMG508 IMG502 IMG295 IMG289 IMG286 IMG281 IMG277 IMG304 IMG532